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冬从昨夜去,春自今日来。2024年2月4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代表万物起始,万象更新之义,承载着中国人美好的希冀。
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了解节气习俗,感受和体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东明县文化馆将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让青少年们学习节气知识、体验非遗、传承民俗文化。让我们一起来品味“立春”魅力,探寻节气之美吧!
东明县文化馆李亚楠老师以一句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开启了今天的学习体验之旅。李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课件,将立春节气的由来、习俗、养生、诗词等知识一一讲解给现场的青少年,课间的互动问答、集体朗诵古诗、课后的小测验都给青少年们带来了有趣的体验,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丰富了假期文化生活。
东明粮画又称五谷画、福籽绘、百米图等,迄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东明粮画主要是巧妙利用粮食、草籽、菜籽、花种等颗粒的自然形状和颜色,经防腐防虫处理后,精心拼粘而成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粮画作品多以吉祥文字、传统纹样和写意花鸟为主,有“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
东明县文化馆邀请了东明粮画项目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韩国瑞授课。首先,韩老师讲解了东明粮画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传承发展等内容,还现场展示了精美的粮画作品,孩子们不时发出惊叹声、赞美声。
接着韩老师带来了几种与“立春”节气有关的粮画图案,讲解了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再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喜欢的图案动手制作。
孩子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韩老师的指导下,一番努力之后,一幅幅精美的粮画作品就制作出来了。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也播下了非遗文化传承的种子。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遗产,东明县文化馆将继续开展节气之美·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传承传统文化,让青少年在活动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在实践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